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社会保障 >

社保理事长确认养老金存缺口 未来或63岁退休

2012/9/26出处:重庆晨报责任编辑:wangq

    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25日在上海举行。戴相龙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。论坛上,他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,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,以达到收支平衡。

      据东方卫视报道,戴相龙在会上指出: 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,这叫现收现付,这个没有缺口,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。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,这些钱都是他的,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,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,那是后患无穷的。

      至于我国养老金的缺口究竟有多大?戴相龙表示,这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研究。缺口算出来后怎么办?戴相龙表示: 不是被动的准备钱,而是调整这个制度。

从养老金支出账看晚年负担

      近日,上海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发起一项“上海城市老年人生存状况”调研,希望通过此项活动能为“如何把老年人从繁重家庭负担中解放出来”找到答案。我们通过对几个家庭样本的观察发现,尽管伴随养老金的连年上调,退休老人的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,但如果受到自身健康和家庭负担的牵绊,便难以过上有质量的晚年生活。剥离老年人的家庭负担,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社会问题。

  仅是生活和娱乐,负担自己刚刚够

  姓名:刘蓉丽

  退休前身份:普通工人

  月退休金:1900元

  62岁的刘蓉丽用养老金租了一间房,和深圳的女儿生活在同一个社区。房子其实本是女儿用来出租的一间小仓库,刘蓉丽付房租是为了住得安心,不给女儿增加负担,也不给别人留话柄。

  2000年,刘蓉丽和同样下岗待业的老伴协议离婚,她就来了深圳。后来两个儿子也相继到深圳发展,但深圳房价贵,儿女都买不起大房子。租房的决定,是刘蓉丽深思熟虑后作出的,“钱留着也没用,跟儿女待一块才是最快乐的”。

  1999年,刘蓉丽所在安徽合肥某肉联厂倒闭,她被迫下岗。她工作的那个年代,工人是最受尊敬、追捧的职业。可正当她要升干的时候,碰上了国企改制,她选择“一刀切”办了退休,得到6000多元补偿。一夜之间,她成了被体制所遗弃的群体,“刚开始没得退休工资拿,这些年才被纳入进去,涨了几次,现在也能领到1900多元。”

  虽然每月600元的房租,在深圳不算贵,但也占了刘蓉丽养老金的1/3。她把剩余的钱,分成了两笔“基金”:生活基金和娱乐基金。生活基金占60%,用来做生活费用开支,专管柴米油盐酱醋茶;娱乐基金占40%,专门用来玩。她喜欢跳舞,光是小音响,就买了3个了。上个月,她在公园认识了一位昆曲老师,她一下又交了3个月的学费300元。这样算下来,一个月的养老金刚刚够。

  刘蓉丽代表着一部分“50后”、“60后”工人一代的现实处境。在某种程度上,与退休有关的政策变化,是他们与公共政策最后的链接。

“421家庭”:老伴犯病后规定儿子交生活费

  姓名:曹树庚

  退休前身份:高级技工

  月退休金:2600元

  曹树庚是典型“421”家庭的一员:自己3年前退休,老伴今年初退休,两位亲家则是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,儿子儿媳都是独生,孙子刚4岁。

  曹树庚退休前一直在江西南昌一家麻纺厂工作,他当过师傅,做过高级技工,后来还当上车间主任。但麻纺厂在改制中,从国有变成事业单位,再变成企业,最终因经营不善而破产。2009年退休时,他每月可领2100多元。让他高兴的是,赶上养老金上涨,现在每月多了近500元。

  不过,对曹树庚来说,退休后自己手头明显拮据了。他至今庆幸退休前和老伴去了趟台湾,那次旅游花了他5个月的工资。但放到现在,即便有时间,他已经没有这么多闲钱了先是老伴两年前被查出患有冠心病,而后孙子的出生也让他多出了一些开支。为此,他曾设想的中国游不得不一拖再拖。

  因为老伴生病,曹树庚明确跟儿子表示:每月需上交1500元生活费。他把两口子的养老金、儿子给的生活费总计5000多块钱统管了起来:老伴医药费每月1000元,5个人的生活费每月2500元,其余的1500元作为机动资金,用于人情往来等开支。他笑着说,有时每月也能结余1000多元,就当是自己管理有方,等“赚”够了,再开始中国游。

  表面上看,曹树庚所在的传统“421”家庭,现在正处在经济状况最好的时候。老人们都有退休金,身体也还算健康。

  相比大多数还没赶上好政策就离世的老一辈,他们这一代算是赶上了政策、福利的末班车,但曹树庚又开始忧虑:“现在物价上涨这么快,儿子交的这点养老保险,几十年后还能养活自己吗?”


帮儿子持家手头拮据

  姓名:沈丽华

  退休前身份:子弟学校教师

  月退休金:4000元

  沈丽华9年前从四川成都一所中学退休。老伴去世后,儿子跑了成都4趟,劝她来长沙住。于是,沈丽华把一套很小的福利房卖了。2004年,儿子结婚,沈丽华把卖房所得,再加上每个月600多块钱的养老金凑了凑,给儿子办了场过得去的婚礼。因为是工厂子弟学校,当时能正常退休领养老金,她觉得已经不错了。

  也就是这一年,国务院下发通知,要求落实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养老金待遇。这一利好,让沈丽华的退休金近年涨到了4000多块。不过,需要花钱的地方似乎也更多了,“感觉每个月都在巴望着养老金发下来。”儿子基本上出差在外,儿媳上班也是早出晚归,沈丽华成了家里的“财务大臣”:给孙女准备一日三餐,给家里添置些物品,偶尔还要给工资发放不及时的儿子垫付房贷……她发现养老金不够用了。于是,两年前她开始记账。半年前,沈丽华去医院体检,发现自己有了高血压,她开始紧张起来。她的账本又多了一些内容:代文,每盒49元;硝酸甘油片,24元……她几乎能背下来这些降压药的价格以及最近的涨价情况。


母亲手术三代凑钱

  姓名:谭国庆

  退休前身份:企业干部

  月退休金:1600元

  谭国庆这几天就要带84岁的母亲沈菊香去做肝囊肿摘除手术。其实,囊肿早在1年前就查出了,但沈菊香一直不愿花这笔钱,也不想让儿子花。按她的算盘,攒下的养老金是供以后买墓地用的。

  手术费相当于谭国庆父子1年多的养老金。为此,这个山东平度的普通家庭召开了家庭会议,决定三代人都凑点钱:沈菊香夫妇和谭国庆拿出部分退休金,谭国庆的儿子则从工资里出一点。谭父之前在镇上供销社当主任,1997年退休时可领700元工资11年后,到谭国庆以干部身份退休时,也就1300多元。经过几次调整,父亲的退休金已涨到2100元,而谭国庆每月1600多元。为此,他有时跟父亲开玩笑:“你比我有出息多了。”

  在谭国庆看来,“涨养老金,老一辈最满意,每次都会高兴很久;我们这一代,经历了太多不公平,多少有些心有不甘;下一代中其实更多的人想进入体制求得稳定。”毕竟,拥有更体面的养老金,本身就是改善生活的最有效方式。


 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
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有修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为分享而非盈利目的,并不代表foodjob.c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、原创性负责,foodjob.cn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未经foodjob.cn同意,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文章及其他作品。 如有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致电0579-831827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