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培训/招生 >

企业育才的八个误区——谈员工培训

2010/1/25出处:作者:管理咨询顾问姚军责任编辑:lxw

  “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,兼而制造电气器具。”这是松下幸之助对“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什么的”这一问题的回答,造就人才先于制造产品,松下先生的这个理念现在已经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。诚然,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里最重要的资源,然而,正如“人力资本学说”创始人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兹所说的,“并非一切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源。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,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。”而培训是企业培育人才、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。

  让人稍感遗憾的是,企业在培训过程中,存在着各种认识或操作上的误区,从而影响了培育人才的效果。下面,笔者对企业育才的八种误区做阐述和分析,希望对各位企业管理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

   误区之一、重要性认识不足

  “企业培训会很贵,但是不培训会更贵”,这句话在企业界广为流传。确实有些企业知道到了培训的重要性,然而,还有些企业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,虽然他们也会作企业培训,但是通常会出现两个问题:第一、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,经常出现培训者不参加培训的现象,并且培训者以工作忙、抽不出时间为由来搪塞;第二、把培训当作临时性的工作,效益好的情况下就培训,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就不培训。

  作为企业战略分解和绩效考核的有力工具,平衡计分卡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在财务、客户市场、内部管理、员工学习这四个平衡计分卡的维度里,员工学习的好坏,直接影响着财务目标的完成与否,如图1-1所示。因此,对于培训这一提高员工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,企业应该引起充分重视,将其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,并制定短中长期的企业培训规划。企业决策层要坚定决心,保证每门课程都有必须参加的相关人员,其他员工想参加的,可以自己报名申请,当然要在不影响本职工作以及事先征得上司同意的前提下。

  误区之二、目的不明确

  培训的目的是什么?这个简单的问题,许多企业并没有完全弄清楚。其实,培训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实现企业的战略。任何一家有理想、有抱负、有雄心壮志的企业,都应该有明确的公司总体战略、以及由此层层分解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,企业培训要着眼于这些目标的实现。那种赶时髦,为培训而培训的事情,只能是浪费企业的资源。

  误区之三、担心为他人做“嫁衣”

  有些企业,花了许多人力、物力、材力来搞企业内部培训,或派遣相关人员到去参加研讨班、讲座、MBA或EMBA,甚至到国外去考察。结果呢?不久之后,这些员工却离职了,企业为他人做了“嫁衣”!这种现象,有时会造成管理者对培训的排斥、愤怒甚至是禁忌,最终成为企业放弃培训的借口。

  作为管理者,一方面要分析员工“跳槽”的深层次原因,比如,是不是没有把培训同其它人力资源职能紧密联系开来(这一点,在本文的“误区之八”里将有专门阐述);另一方面要清楚,企业培训并不能包治百病,并不能解决企业战略、企业文化、执行力、员工激励等方面的所有问题。

  误区之四、前期沟通工作的缺失

  “要我学”?“我要学”?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,答案显而易见。在培训前期,有些管理者认为,企业用宝贵的资源来帮助员工成长,这是对员工的巨大福利,因此员工要倍加珍惜。确实,企业培训是一种员工福利,只是,并非所有员工都有如此高的觉悟、来理解企业的这份苦心孤诣。有些员工会想:我工作已经很忙了,你还让我参加培训,但是为了完成任务,只有去参加。如果是怀着压抑和幽怨的心情,来参加培训,其效果可想而知!

  事先与员工充分沟通,把培训与他们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,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,这是有经验的管理者的“惯用伎俩”。因为他们知道,管理中最最重要的因素是人,企业任何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人的支持,即使有些政策对员工本人十分有利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  误区之五、缺乏对内容的分类以及需求的调查、分析、总结

  有些管理者想包罗万象,设计出一套适合于所有员工的培训方案,却犯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培训大忌。不同岗位,其特点不同、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,因此,必须对培训内容作分类。传统的分类,如按照培训课程可以分为:财务类、人力资源管理类、营销类、执行类、管理类、战略类等;或按照培训对象可以分为:新员工岗前培训、普通员工培训、中层管理人员培训、高级管理人员培训。在此,笔者建议,按五个序列来对培训内容作分类,即管理序列、职能序列、技术序列、销售序列、操作序列,再分序列、分层次的开展培训,做到每名员工都能各得其所。另外,年度培训课程要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,比如分为重点培训课程、常规培训课程和临时性培训课程三类,以便操作时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。

  有些管理者,以他所认为的职工“应当”感兴趣的东西为基础,来设计培训方案;或者不进行需求调查,只凭经验和模仿他人,机械的设计培训方案;或者完全是由员工本人提出培训需求,相关部门只是简单地予以同意或反对,并不对这些需求进行深入分析。其实,培训需求离不开从下到上、员工参与的过程,设计一些调查问卷,以封闭性问题为主,还要包括一些开放性的问题,如:“你需要什么其它的培训”、“为什么需要这些培训”、“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培训”,特别注意问卷的末尾必须像咨询项目的调查问卷一样——“还有什么未尽事宜”。问卷收上来后,相关部门要进行分析、总结,并结合企业的战略,来确定培训方案。

  误区之六、讲师的选择不恰当
  
  讲师的水平、讲师的讲演内容、讲师的培训风格,都与培训效果息息相关。然而,许多企业并没有选择最适合的讲师。

  1、内部讲师的资质问题

  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这是优秀培训师的必备素质,也是培训门槛较高的原因。有些企业比较有远见,设立了独立的培训部门,来承担员工的日常培训工作。在组建内部讲师团队时,通常他们会聘请有多年讲师工作经验的外部专业人士,或者招聘一些高学历、有潜质的年轻人,来自己培养,在正式登上企业内部讲坛之前,这些年轻的硕士、博士会被企业传授一些培训技巧、以及企业各个部门运作的知识。

  有些企业则是招聘一些刚毕业的本科生、甚至专科生来承担企业内部的培训工作。这些应届专科生和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和人生经历,能否承担为企业培育人才如此重要的工作,笔者表示怀疑。

  2、外部讲师的内容问题

  与专业培训公司合作,或高薪聘请声誉卓著的外部讲师,是一些企业的做法,因为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有新鲜感,又可以获得企业外部智力资源的帮助。然而,有些公司在培训公司或外部讲师的选择上,比较随意。然而,他们寻求的是专门追寻名师和知名培训公司、即使经济支出较大也在所不惜,而忽视了对内容的关注,忽视了这些名师和知名培训公司的特色课程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。

  3、培训风格问题

  在培训风格上,某些讲师采取的仍然是小学教师授课的方式,即“培训师讲,学员听”。殊不知,企业员工都是成年人,对许多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、观点和见解,而这种填鸭式的培训方式,课堂气氛沉闷不说,还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,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”,根据笔者的观察,受欢迎的讲师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——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,还会特意采用讲故事、做游戏、案例讨论等轻松的方式,和大家互动,寓教于乐。

    误区之七、资源分配一刀切、缺乏倾向性

    所有部门、所有员工都很重要,只要这家公司做了科学的定岗定编工作。全员培训是必要的,因为每名员工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为企业做贡献,然而,企业的资源有限、不可能面面俱到,于是“二八原则”在这里也同样适用,即抓住关键的少数,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倾斜性。哪些人是主要培训对象?——一般来讲,中高层管理人员、关键技术人员、营销人员,业务骨干就是企业的核心员工,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培训对象。

    误区之八、同其它人力资源职能割裂开来、

    简单来说,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选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四个方面。如图8-1所示,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、是一个有机整体。然而,有些企业把育才同其它方面割裂开来,轻视对培训全程的管理、监督和控制,轻视培训后期的考核,轻视对相关人员的激励(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)。其结果,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员工在以后的培训中积极性降低,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核心人才流失的现象。

    “21世纪什么最重要?人才!”《天下无贼》里的这句经典台词,用简洁朴素的语言,道出了企业运营的真谛。在员工培训这个问题上,如果能够在思想层面引起充分的重视,在操作层面注意方式和方法,发挥出培训的杠杆效应,企业就可能培养出许多人才,继而生产优秀产品或提供优质服务,最终在商界竞争中纵横捭阖、无往而不利!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
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有修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为分享而非盈利目的,并不代表foodjob.c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、原创性负责,foodjob.cn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未经foodjob.cn同意,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文章及其他作品。 如有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致电0579-83182788